助力家乡发展,体察国情民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外国语学院团委积极组织本院青年学子们报名参加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政务实践、企业实践、乡村振兴、公益服务、社区服务、文化宣传等渠道,吉财外院学子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扎根家乡热土,在实践的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展现我校吉财外语学子的精神风貌。
返家乡社会实践感悟
英语2447班 张旭良
(上期)
2025年的冬天,我有幸在吉林省松原市融媒体中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作为一名大学生,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媒体行业的运作模式,更让我在民生新闻的采访、撰写和拍摄中,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这段经历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为期一学期的大学通识教育中,我在课堂上学习了许多语言专业的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学校这一平台在语言表达和视频剪辑等工作上有所初步了解,也为我后续进入松原市融媒体中心进行寒假实习活动奠定基础。但真正踏入融媒体中心的办公室时,我才意识到,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初到岗位时,我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和紧张。尽管我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但面对真实的新闻场景,我依然感到手足无措。这大概是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第一次窥见象牙塔外世界的机会,我倍感珍惜。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科室工作人员完成民生新闻的采集、撰写和拍摄。民生新闻与一般的时政新闻不同,它更贴近普通百姓的生活,关注的是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实际问题。因此,采访对象往往是普通市民、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等,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多样,情感丰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成为了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采访不仅仅是提问和记录,更是一种倾听与共情的过程。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前往一个老旧小区,采访居民关于物业费问题的反馈。起初,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但经过了解过后,老板十分愿意参与报道,希望能够通过媒体这一媒介真正解决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和其他松原市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人员耐心倾听他们的抱怨和诉求,试图理解他们的困境。
通过真诚的沟通,被采访者逐渐打开了心扉,向我们详细描述了前物业公司的民事纠纷对他们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这次采访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更要有同理心,能够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温度、有深度的报道,真正反映百姓的心声。
在采访结束后,撰写新闻稿件成为了我的另一项重要任务。起初,受多年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习惯于用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句式来修饰文章,认为这样可以让报道显得更加“高大上”。然而,我的导师却告诉我,民生新闻的核心是“准确”和“简洁”,而不是“华丽”。他提醒我,新闻稿件的读者大多是普通百姓,过于复杂的表达反而会让他们感到困惑。“我们得讲点儿老百姓能听懂的话。”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事实。例如,在撰写一篇关于春节期间坚守在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的报道时,我摒弃了冗长的背景介绍,直接切入主题,用通俗易懂和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表达出坚守岗位的意义。这篇新闻稿最终得到了导师的认可,也让我明白了新闻写作的真谛:不是为了展示文采,而是为了传递信息。
立足新时代,展望新未来。2025年序幕轻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已然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潮奔涌向前,青年学子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外国语学院青年学子们以奋斗耕耘为笔墨,以温暖明亮为底色,描绘青春画卷,书写青春担当。“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探索,也是期许,吉财外语学子将在社会实践中淬炼成才,坚定前进信心,勇担历史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
学院电话:0431-84539462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